
《妈妈的账单》教案
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,常常需要准备教案,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,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。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《妈妈的账单》教案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《妈妈的账单》教案1学习目标:
1.读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。
2.认识到母爱的无私。
3.结合课文内容,继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。课前准备:
1.课文插图。
2.文中的两份账单。教学过程:
一、课前三分钟。
说一说你为爸爸、妈妈做了什么事,或准备做什么事。
明确阅读要求。
1.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,边听边想: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。
2.要求为:a.读读课文,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;b.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;c.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。
二、自读课文,同桌交流。
认真读课文,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,对比着思考三个阅读要求,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问题写下来,再和同桌交流一下。
全班交流。
1.先提出你在读书中发现的问题。(如,词句方面:报酬款项如愿以偿蹑手蹑脚芬尼小心翼翼各是什么意思?妈妈在看到小彼得的账单时为什么什么话也没说?内容方面:课文为什么用《妈妈的账单》做题目,而不用《账单》或《儿子的账单》?妈妈的账单算账单吗)
2.出示两份账单。儿子的账单
妈妈的账单
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:
取回生活用品
20芬尼
把挂号件送往邮局
10芬尼
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
20芬尼
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
10芬尼
共计:60芬尼
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:
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
0芬尼
为他十年中的吃喝
0芬尼
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
0芬尼
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
0芬尼
共计:0芬尼
a.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份账单,看你能否解决自己的疑问或别人提出的问题。(如,报酬就是付出劳动后得到的酬劳,比如小彼得帮妈妈取回生活用品要20芬尼;款项就是每一个项目多少钱;如愿以偿就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:芬尼是德国货币单位1马克=100芬尼;蹑手蹑脚就是轻手轻脚,不弄出一点儿声音;小心翼翼是特别小心、认真)
b.根据两份账单来汇报你读懂的内容。
课文主要写了小彼得开出账单向妈妈索要报酬。妈妈让他如愿以偿并开列一份特殊的账单,使小彼得将钱还回的事情。
对比两份账单,可以看出妈妈为小彼得付出的太多太多,而儿子所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。妈妈把自己十年中的辛苦付出都写上0芬尼,表明了母爱的无私与崇高,同时也告诉小彼得:亲情是无价的。
3.创设情境,体验情感。
现在,让我们同桌之间把自己分别想象成小彼得和母亲,在看到对方的账单时,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?
(妈妈:真没想到,我的小彼得会给我开出一张账单来。他懂得了要劳有所获,但是他还不明白什么叫爱的奉献,世间有些情感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。批评他吗?教育他吗?不,我要想一个更好的办法,让他自己明白这个道理)
(彼得:啊,我得到钱了,真是太高兴了!怎么,妈妈也给我开了账单?十年的幸福生活十年的吃喝这该是一笔多么庞大的数字呀;还有妈妈在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,一直那样的慈爱,她付出了多少辛劳,这是我一生都无法回报的,可妈妈只写了0芬尼。妈妈,我明白了,亲情是无价的,是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的。我真为自己的做法感到羞愧。妈妈,我错了,我要把钱还给您,您还会像原来一样爱自己的儿子吗)
三、讨论深化。
1.课文为什么以《妈妈的账单》做题目?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明白,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,而是包含着教育技巧和爱的表达的账单,有着妈妈的良苦用心。
2.若给课文换个题目,你想换什么?(如《爱的账单》《无价的账单》《可贵的账单》《无法偿还的账单》等)
四、随文练笔。
(出示课文插图)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人物的表情、动作,想一想她们会说些什么、做些什么。同桌间说一说,再写下来。
《妈妈的账单》教案2一、课题名称:《妈妈的账单》
二、教学目标:
1、知识技能目标:理解来两份账单的含义。
2、过程与方法:通过对比两份账单,以及说说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。
3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树立母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观念,懂得为父母分忧是责无旁贷的。
三、教学重点:对比两份账单,理解账单的含义,体会母爱的无私。
教学难点: 懂得母爱不能够用金钱来衡量。
四、教学准备:课件
五、教学过程设计:
(一)激情导入
同学们见过账单吗?都在哪见过?(逛超市时、在餐厅吃饭时、买学习用品等等)嗯、在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账单。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两份账单。有些同学疑惑了,账单我们都见过有什么好看的啊。注意了,这两份账单可不是普通的账单,为何说它不普通呢?我们一起来看看。(PPT上出示两份账单)
哦,原来是这两份账单。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0课《妈妈的账单》。我们知道第一份是妈妈写给小彼得的,另外一份是?(彼得写给妈妈的)
(二)教学新课
1、初读账单、理解大意
谁来读读妈妈的这份账单?嗯,你发现了什么?账单一共有几项?分别是多少钱?共计?(师板书0芬尼)
说的很准确。谁再来读读小彼得的这份账单?从这份账单你发现了?引导可以根据前面的提问。
2、对比读账单、领会母爱的无私
看到这两份账单你发现有什么不同?(预计学生回答:钱数目不一样)师引导:只有钱数不一样吗?让我们认真的看到母亲的这份账单。第一项是?(生齐读第一项)嗯,彼得过了多久幸福生活?十天么?十个月?而是?这十年中的吃喝谁来照顾?生病时谁护理?那么相比较妈妈做的这些小彼得做的事显得?(微不足道)而母亲在账单上却只写了?(0芬尼)这说明母爱是?(无私的、不求回报的)
3、拓展延伸
老师刚刚听到很多同学为妈妈感到愤愤不平。你认为妈妈应该写多少?(预计生回答:十万、百万等)
你认为母爱只值十万?几百万?嗯、是无价的。相信无论多少钱也代替不了母亲的爱。所以我们应该珍惜。
其实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这样无私的母亲。谁来说说你的母亲为你做过些什么?
……此处隐藏17044个字……/p>3、(在算式下方打一个问号)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《妈妈的账单》这篇课文里。只要同学们把课文读懂了,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。
(设计意图:利用特殊算式设下悬念,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,让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。)
二、循导自学,整体感受
1、这是一篇略读课文,平时你是怎么学习这类课文的?
2、结合学生的发言梳理引导(读一读、想一想、画一画、议一议)。
3、自主学习
4、交流阅读收获
(设计意图:叶圣陶先生指出:“略读指导需要提纲挈领,期其自得。”在学生自学前,梳理出富有弹性的学习方法,减少学生学习的随意性与盲目性,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,又可提高学习效率。)
三、质疑问难,合作探究
1、交流问题
2、带着问题小组合作学习
四、引导解读,品味真情
1、(出示小彼得的账单)读了小彼得的账单,你读懂了什么?
(结合了解彼得开账单的原因、目的,理解词语“如愿以偿”并指导朗读)
2、品读妈妈的账单,体会情感。
(1)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账单,说说你读懂了什么?
(2)结合自己的妈妈,想象一下十年来妈妈是怎样照顾小彼得的。
(3)计算妈妈十年来的报酬,体会母爱无价与无私。
3、图文结合,了解小彼得的转变,体会母爱的伟大。
(1)从小彼得的神态、动作与表情中体会他的“羞愧万分”。
(2)指导朗读。
4、领会“0>60”的含义
(引导学生多角色、多层面地触摸语言、揣摩语言,将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的语言,让学生真正用心去思考、去咀嚼、去体验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着思想感情,将妈妈的账单蕴含的深刻情感步步推进,层层提升。)
五、表达感受,抒发情感
作业超市
我想对小彼得说:
我想对彼得的妈妈说:
我想对自己说:
我想对自己的妈妈说:
(鼓励学生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,使学生的现时感受和以往的积累相互作用,从而引导学生从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,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。)
六、总结深化,拓展延升
1、妈妈的账单让小彼得变懂事了,也让同学们变得更懂事了,让我们在心中永远铬记这份爱的账单。
2、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朗诵《妈妈的爱》这首诗,再次感受妈妈对我们的那份关爱吧。
总结:我们在妈妈的爱里天天长大,妈妈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爱,我们也应该学会表达对妈妈的爱,我想不仅是在节日里为她送上一份小礼物,为她朗诵一首小诗,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帮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。
(在拓展性阅读中,学生的语言积累量不断地增加,理解力不断地增强。这样,语言和情感就能在广阔的精神空间产生共鸣。)
《妈妈的账单》教案15教学目标:
1.读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。
2.认识到母爱的无私。
3.结合课文内容,继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。
课前准备:
1.课文插图。
2.文中的两份账单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导入
说一说你为爸爸、妈妈做了什么事,或准备做什么事。
明确阅读要求
1.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,边听边想: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。
2.要求为:(1)读读课文,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;(2)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“0芬尼”;(3)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。
二、自读课文,同桌交流
认真读课文,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,对比着思考三个阅读要求,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问题写下来,再和同桌交流一下。
三、全班交流
1.先提出你在读书中发现的问题。(如,词句方面:“报酬”“款项”“如愿以偿”“蹑手蹑脚”“芬尼”“小心翼翼”各是什么意思?妈妈在看到小彼得的账单时为什么什么话也没说?内容方面:课文为什么用《妈妈的账单》做题目,而不用《账单》或《儿子的账单》?妈妈的账单算账单吗)
2.出示两份账单。
儿子的账单 妈妈的账单
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:
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
把挂号件送往邮局 10芬尼
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 20芬尼
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10芬尼
共计:60芬尼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:
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 0芬尼
为他十年中的吃喝 0芬尼
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 0芬尼
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 0芬尼
共计:0芬尼
(1)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份账单,看你能否解决自己的疑问或别人提出的问题。(如,“报酬”就是付出劳动后得到的酬劳,比如小彼得帮妈妈取回生活用品要20芬尼;“款项”就是每一个项目多少钱;“如愿以偿”就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:“芬尼”是德国货币单位1马克=100芬尼;“蹑手蹑脚”就是轻手轻脚,不弄出一点儿声音;“小心翼翼”是特别小心、认真)
(2)根据两份账单来汇报你读懂的内容。
课文主要写了小彼得开出账单向妈妈索要报酬。妈妈让他如愿以偿并开列一份特殊的账单,使小彼得将钱还回的事情。
对比两份账单,可以看出妈妈为小彼得付出的太多太多,而儿子所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。妈妈把自己十年中的辛苦付出都写上0芬尼,表明了母爱的无私与崇高,同时也告诉小彼得:亲情是无价的。
3.创设情境,体验情感。
现在,让我们同桌之间把自己分别想象成小彼得和母亲,在看到对方的账单时,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?
(妈妈:真没想到,我的小彼得会给我开出一张账单来。他懂得了要劳有所获,但是他还不明白什么叫爱的奉献,世间有些情感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。批评他吗?教育他吗?不,我要想一个更好的办法,让他自己明白这个道理)
(彼得:啊,我得到钱了,真是太高兴了!怎么,妈妈也给我开了账单?“十年的幸福生活”“十年的吃喝”这该是一笔多么庞大的数字呀;还有妈妈在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,一直那样的慈爱,她付出了多少辛劳,这是我一生都无法回报的,可妈妈只写了“0芬尼”。妈妈,我明白了,亲情是无价的,是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的。我真为自己的做法感到羞愧。妈妈,我错了,我要把钱还给您,您还会像原来一样爱自己的儿子吗)
讨论深化
1.课文为什么以《妈妈的账单》做题目?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明白,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,而是包含着教育技巧和爱的表达的账单,有着妈妈的良苦用心。
2.若给课文换个题目,你想换什么?(如《爱的账单》《无价的账单》《可贵的账单》《无法偿还的账单》等)
四、随文练笔
(出示课文插图)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人物的表情、动作,想一想她们会说些什么、做些什么。同桌间说一说,再写下来。